七月的內蒙古阿拉善,熱浪裹挾著沙塵席卷大地,柏油路面在烈日炙烤下泛起粼粼波光,地表溫度持續突破40℃。對于慶華集團化工產業鏈的核心企業——烏斯太能源化工有限公司而言,高溫不僅是氣候的挑戰,更是安全生產的“試金石”。面對裝置設備高溫運行風險加劇、員工體力消耗激增的雙重壓力,企業以設備防暑、人員防疲、應急防患三維體系為核心,開啟了一場全員參與的安全生產保衛戰,用科技與責任筑牢高溫防線。
在能源公司的生產園區,縱橫交錯的管道與轟鳴運轉的設備構成工業巨陣,而高溫正悄然威脅著它們的穩定運行。為防止設備因過熱引發故障,企業啟動“設備清涼計劃”:對核心空壓機、汽輪機、壓縮機等高耗能設備加裝智能噴淋降溫系統,通過傳感器實時監測溫度,一旦超標便自動啟動水霧降溫;在化工裝置區,全新改造的通風系統換氣量;不定時對設備進行溫度測量,每臺設備都配備了專屬“健康檔案”保證設備有序運行。
正午12點,灼熱的陽光將操作平臺烤得發燙。能源公司的生產車間里,卻不見往日忙碌的身影——企業推行的“彈性工作制”讓員工避開了高溫時段的戶外作業。同時公司每天安排綠豆湯全天供應。為此,人力資源部聯合物資保障中心開展“夏日送清涼”行動,為一線員工定制防中暑套裝;茶葉、冰糖、藿香正氣水等,此外,幫助員工緩解高溫帶來的焦慮情緒,真正實現“防疲于未然”。
高溫天氣下,化工企業面臨火災、爆炸等突發風險。能源公司以“寧可備而不用,不可用而無備”為原則,構建起立體化應急體系:修訂《高溫專項應急預案》,細化高溫中暑、裝置泄漏等場景的處置流程;組織全員參與實戰演練,模擬化工裝置因高溫引發泄漏的緊急情況,從報警響應到現場處置整套流程,確保在突發狀況下能夠“拉得出、打得贏”。
當夜幕降臨,阿拉善的熱浪仍未消退,能源公司的廠區卻依然秩序井然。閃爍的警示燈與平穩運轉的設備,見證著這場高溫保衛戰的階段性勝利。通過“設備防暑、人員防疲、應急防患”三維體系的協同發力,企業不僅實現了高溫期“零事故、零傷亡”的目標,更探索出一套可復制的夏季安全生產方案。在能源保供與安全生產并重的時代命題下,烏斯太能源化工正以堅實的安全防線,書寫著高溫“烤”驗下的責任答卷。
(來源:內蒙古慶華集團烏斯太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公用工程車間 王海花)